Saturday, February 6, 2021

姊妹

 茵茵總是疑惑,為何她得不到自己想要的。不過是些簡單的東西,每個人都可以擁有的,譬如友情、成就、認可。她怎麼可能不值得擁有。

 

婚禮過後,姊妹們總是良久才回應她的短訊。

 

應該是忙吧。阿寶是化妝師,婚禮旺季幾乎由早做到晚。美詩是學校社工,社會運動後應該很多個案。阿婷是報紙編輯,常常捱夜。

 

說到阿寶,茵茵婚禮的妝也是阿寶操刀的,但不知她是太累還是失手,茵茵總覺那天的妝特別的濃,像陳年油畫,幾乎可以看到粉底堆疊的筆觸。

 

那天姊妹們都穿了薰衣草色的長裙。美詩那天走路特別彆扭,她不會穿高跟鞋,平常回學校社工室都是穿那雙穿了幾年的舊布鞋,亂搭一件毛衣和及膝長裙。茵茵的印象是,美詩好像一直沒長大,連衣著品味都很像她們那位五十幾歲獨居的中學國文老師。

 

本來茵茵打算給姊妹最大的自由度,讓她們挑適合自己的衣服來穿。但美詩好像猶豫了很久,試了一件黑色的花邊喱士連身裙,一件粉紅色的絲質禮服,還有一件蛋白色小碎花裙。照片傳到姊妹群組裡,阿寶和阿婷都喜歡那條青春活潑的小碎花裙,大讚美詩想得周到,裙子很配合茵茵的草地婚禮。

 

但美詩就是美詩啊,應該不習慣花這麼多時間在衣著打扮上。這樣試裙子也夠累了吧。茵茵貼心地上網訂了一式一樣的藍灰色長裙給姊妹們。而且這樣也配合婚禮襯花的顏色。

 

後來茵茵在社交媒體看到照片,美詩原來還是買了那條小碎花裙,穿去參加了另一個人的婚禮。那個帖子很多讚好,阿寶也有留言:「裙子真的美!」

 

茵茵留言說:「還是買了喔」。

 

不知道為甚麼,美詩一直沒有回應。

 

肯定是忙吧。

 

阿婷是茵茵的大學同學,現在單身,而且茵茵偶爾覺得阿婷應該一直都會單身。一來是她沒有長一張男人一見就會喜歡的臉。二來報館編輯輪更工作,也實在不會有機會認識異性。婚禮那天,穿著一襲白紗的茵茵把凱文拉到阿婷面前,還補了一句:「這是我的好姊妹阿婷,好女仔來的。你們自己聊一下。」說完了就牽著新婚夫婿走開,識趣地給阿婷和凱文一點空間。

 

一如以往,阿婷總是不太領情,凱文的事也沒有下文。茵茵覺得,凱文即使喜歡過自己,那也是以前的事了,而自己不是婚都結了?但每一次她把向自己表白過的男人介紹給阿婷,阿婷回覆短訊的間隔就愈來愈長,右邊的藍剔排成一行,佔據整個手機屏幕。

 

茵茵想,我覺得阿婷值得有像我一樣的幸福。但可能阿婷自己不這麼覺得吧。

 

茵茵跟阿雄去年在一個讀書會相識,阿雄迅即神魂顛倒,隔天就表白,三個月後就求婚。茵茵在婚禮上致詞,說起初覺得阿雄應該是只看表面的那種膚淺的男人,才衝動表白追求。但相處日久,發現自己滿身的刺,阿雄總是無條件接納,而倔強的愛恨分明的自己是在阿雄的懷裡,才可以縮得很小很小,「像一隻小白兔。」茵茵甜笑著,望向阿雄。阿雄報以溫柔的眼神。

 

是的,像一隻小白兔。自小無限次被同學同事和朋友杯葛,背叛,惡意中傷,在每一個群體似乎都待不久。茵茵在認識阿雄後,就把那些痛苦的記憶都翻箱倒篋全都說出來了。阿雄坐在沙發上,一邊聽一邊理性分析:「你就是太好了,好得不屬於這個世界,很多人承受不了,才離開你。」茵茵鼻子一酸,忍不住抱緊了阿雄。

 

這麼多年來,對茵茵表示過好感的男人不少,但沒有一個像阿雄,甚麼難解的問題,他都歸因說是她太好,太好了。

 

茵茵也是這麼想的。朋友她看得很重,為了朋友她總是兩脇插刀,很講義氣,所以被傷害時總是特別難受。

 

像沒有來當姊妹的阿晴。

 

阿晴本來是品牌公關,後來辭了工去南美洲旅行,回來開了一個小小網誌寫遊記。小網誌逐漸有人看到,阿晴有了點小名氣,有了些媒體訪問,上了幾個節目,還開了個社交媒體的專頁,有幾萬人訂閱。

 

茵茵自然是替阿晴高興的。寫作是她們兩個中學時代共同的夢想。所以阿晴的遊記出版後,茵茵在自己的社交媒體分享了消息,熱心地寫上:「買書就當是捐款給阿晴,讓她繼續環遊世界吧。」

 

阿晴沒有讚好,可能她看不到。社交媒體的演算法很奇怪,有時候朋友分享的不一定會出現在報告欄。

 

之後幾次再約阿晴吃飯,她總是推搪說忙,或者要陪家人,陪男友之類的。

 

但社交媒體上又總是看到阿晴跟其他人聚會的照片。阿晴交了好多新朋友,還辦了個背包旅行會,常常在搞講座。還開始帶團。

 

久了就懂了,茵茵沒有再找她。

 

但私下哭了幾場。阿雄心痛,說你太好,太好了。

 

向姊妹們發出去的短訊一去無回,手機還是沒有訊息提示。夜了,她們應該是睡了吧。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姊妹

  茵茵總是疑惑,為何她得不到自己想要的。不過是些簡單的東西,每個人都可以擁有的,譬如友情、成就、認可。她怎麼可能不值得擁有。   婚禮過後,姊妹們總是良久才回應她的短訊。   應該是忙吧。阿寶是化妝師,婚禮旺季幾乎由早做到晚。美詩是學校社工,社會運動後應該很多個案。阿婷是報紙編...